I3SNode 表示3D场景中一个三维对象。它可以是一个根节点或者一个子节点。 一个点、线或面都可以是一个节点。 I3SCollection 对象包含 I3SNode 对象的数组以建立完整的三维场景。
id : Number | String
节点的唯一标识符。
name : String
节点的名称。
featureCount : Number
节点中的要素数量。
geometryType : String
节点中要素的类型。可能的值有“Point”、“Polyline”和“Polygon”。
level : Number
该节点的层级。
layer : Number
节点所属的图层。
parent : I3SNode
父节点。
children : Array<I3SNode>
子节点的数组。
visible : Boolean
该节点是否可见。
renderable : Boolean
该节点是否有可渲染的图形数据。
centroid : Cartesian3
该节点的几何中心点。
minHeight : Number
该节点中所有要素的最低高度值。
maxHeight : Number
该节点中所有要素的最高高度值。
boundingVolume : BoundingVolume
该节点的边界体积。
screenSpaceError : Number
该节点的屏幕空间误差。
getFeature(index) : Object
获取节点中给定索引的要素。
getChildCount() : Number
获取子节点的数量。
getChild(index) : I3SNode
获取给定索引的子节点。
findNode(id) : I3SNode
按照节点的唯一标识符查找一个节点。
findNodeByName(name) : I3SNode
按照节点的名称查找一个节点。
isLeafNode() : Boolean
判断该节点是否是叶子节点。
isVisible() : Boolean
判断该节点是否可见。
isRenderable() : Boolean
判断该节点是否有可渲染的图形数据。
isBoundingVolumeLoaded() : Boolean
判断该节点的边界体积是否已加载。
loadBoundingVolume() : Promise
加载该节点的边界体积。
isContentReady() : Boolean
判断该节点的内容是否已准备好。
loadContent() : Promise
加载该节点的内容。
unloadContent() : void
卸载该节点的内容。
setTileTransform(transform) : void
设置该节点的变换矩阵。
getTileTransform() : Matrix4
获取该节点的变换矩阵。
isTileTransformLoaded() : Boolean
判断该节点的变换矩阵是否已加载。
loadTileTransform() : Promise
加载该节点的变换矩阵。
unloadTileTransform() : void
卸载该节点的变换矩阵。
onLoad(node) : Event
该节点加载完毕时触发的事件。
onUnload(node) : Event
该节点卸载时触发的事件。
onSelect(node) : Event
选择该节点时触发的事件。